索引號 | 331102000000/2020-27923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
發布機構 | 蓮都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0-05-15 | ||
(2020年4月27日在蓮都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蓮都區財政局 各位代表: 受蓮都區人民政府委托,現將蓮都區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預算草案提請各位代表審議,并請區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 2019年,全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指導下,以“蓮都作為”落實“麗水之干”,擔綱“麗水之贊”,嚴格落實《預算法》,聚焦高質量綠色發展,優化制度供給,強化政策保障,扎實推進穩企業增動能保平安等各項工作。全區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1.收支預算執行情況 2019年,全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940萬元,完成預算的101.6%,增長9.2%。其中:稅收收入131159萬元,完成預算的103.8%,增長10.0%;非稅收入41781萬元,完成預算的95.4%,增長6.9%(見表一)。 2019年,全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15996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6%,增長19.5%,其中:當年省專項支出27611萬元,上年結轉支出8296萬元。剔除省專項和上年結轉后支出478813萬元,同比增長26.5%(見表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實行權責發生制核算支出的執行數為45459萬元。 按照現行分稅制和市區財政新體制測算,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上稅收返還收入、上年結轉收入、省市財政轉移性收入、債務轉貸收入以及調入資金,預計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由于2019年省與市、市與區之間的財力結算有一個過程,最后的平衡結果待全省決算匯審后,依照法律的規定程序,再專題向區人大常委會報告。 2.收支具體執行情況 (1)稅收收入主要科目完成情況 增值稅71116萬元,完成預算的99.5%,增長4.3%;企業所得稅18839萬元,完成預算的127.7%,增長38.2%;個人所得稅7312萬元,完成預算的104.5%,增長7.4%;城建稅5145萬元,完成預算的105.2%,增長10.4%;契稅14958萬元,完成預算的101.8%,增長2.3%。 (2)支出主要科目完成情況 教育支出72834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7.0%,增長17.3%;科學技術支出1036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18.0%,增長21.2%;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10066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0.2%,增長1.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078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9.4%,增長17.2%;衛生健康支出65566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3%,增長8.4%;城鄉社區支出73121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7.2%,增長62.1%;農林水支出60858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41.3%,增長1.2%。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19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73279萬元,完成預算的80.8%,下降33.3%,加上轉移性收入32989萬元(其中:上級補助收入1753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轉貸收入27000萬元、使用結轉資金4236萬元),收入合計106268萬元,下降19.7% (見表五)。 2019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63775萬元,完成預算的73.1%,下降36.9%,加上轉移性支出42493萬元(其中:調出資金24679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17526萬元、結轉下年支出288萬元),支出合計106268萬元,下降19.7% (見表六)。收支相抵,全區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2019年實現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314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24.7%,其中:利潤收入69萬元,產權轉讓收入3074萬元。實現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314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24.7%,其中:其他國有資本經營支出943萬元,其他國有企業資本金注入2200萬元。收支相抵,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平衡(見表九、表十)。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19年,全區實現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84895萬元,完成預算的99.7%,增長0.9%,實現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80330萬元,完成預算的95.2%,增長9.1%,當年收支結余4565萬元,年終滾存結余30866萬元 (見表十三、表十四)。 (五)政府債務情況 2019年省財政廳核定我區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為311200萬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249500萬元、專項債務限額61700萬元。截至2019年底,全區地方政府債務余額310578萬元,其中:一般債務余額249404萬元,占80.3%;專項債務余額61174萬元,占19.7%,均控制在省財政廳核定的債務限額以內。2019年地方政府債務余額比2018年凈增加49429萬元,其中:新增一般債券資金40000萬元、專項債券10000萬元,償還到期債券22571萬元,新增再融資債券22000萬元。 (六)落實區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預算決議情況 1.堅持增收入控支出,著力增強財政平衡能力 一是全力以赴聚財力。圍繞年初預算收入目標,積極組織收入,合力爭取省市財力補助。全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9億元,圓滿完成預算目標,邁上17億元新臺階。二是齊心協力節支出。進一步強化預算剛性約束,嚴格落實“政府要過緊日子”的要求,嚴控一般性支出,2019年一般性支出實現5%以上壓減;嚴控“三公”經費支出,“三公”經費決算上報數為1475萬元,下降5.4%。三是千方百計盤資源。加大結余結轉資金定期清理和統籌使用力度,全年共盤活各項結余資金2.94億元,不斷增加平衡能力,提升資金使用效益;全力清理整合國有資產,累計處置盤活存量閑置資產450處,有效發揮國有資產作用。 2.堅持穩企業強動能,著力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一是積極落實新一輪減稅降費政策。以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為主抓手,優化提升全區營商環境,服務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下發《關于貫徹落實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降費政策的通知》,全面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 落實好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增值稅大規模減稅、個人所得稅改革、社保費減負等各項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支持企業發展,全年減免各類稅費約3.8億元。積極深入開展“三服務”工作,走訪企業100多家,解讀財政政策,解決企業困難。二是助力經濟發展高質量。及時做好政策兌現, 全年兌現各類企業獎補2.21億元,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精準扶持優秀企業做大做精做強;制定落實地方綜合貢獻獎勵和自用辦公用房支持等政策,促進我區總部經濟發展;大力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以“畝均效益”相關指標為評定標準,通過扶持資金、政策等要素的差異化配置,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優化我區收入結構,實現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引導麗水市生態產業基金3000萬元注資區甌寶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力更快發展。 3.堅持保重點優環境,財政保障更加有效 認真做好項目謀劃,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和資金支持,爭取到省財政新增地方政府債券資金5億元。強化財政資金統籌,支持重點建設,安排 7000萬元用于碧湖鎮區提升改造工程建設,安排 11500萬元用于桃碧線提升工程建設,安排 5060萬元用于“四好”農村公路建設,安排 5000萬元用于碧湖平原綠道網建設,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農民新社區安置小區、土地整治等重點項目資金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堅持“綠色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全面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安排資金6.09億元,支持農林水建設,推動農業農村加快發展。落實村干部報酬正常增長機制,安排村干部報酬資金3233萬元;投入4500萬元開展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安排專項資金1800萬元,扎實推進松材線蟲病等林業有害生物綜合防控;爭取到省級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示范建設資金4000萬元,助推“麗水山耕”項目;爭取到一事一議美麗鄉村省級扶持資金2000萬元,助推岱后村紅色研學基地、括蒼古道修復與開發等6個項目建設;強化扶貧資金保障,扶貧攻堅不放松,統籌安排專項扶貧資金2407萬元。 4.堅持?;狙a短板,不斷促進民生事業發展 聚焦民生福祉,持續加大民生投入,2019年全區民生支出42.39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2.1%,切實保障新增財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一是支持教育事業發展。安排教育支出7.28億元,增長17.3%,助力我區成功創建教育基本現代化區,切實推進我區教育事業快速健康發展;全力推進“空調進教室”,為我區教育事業發展提供優質的硬件保障,已完成投入3622萬元、44所學校1904臺空調的安裝;投入29704萬元建設長崗背小學新建等工程;投入150萬元為2254名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人每天再增加一杯牛奶、一個雞蛋;重視教師培訓,安排師訓經費284萬元,用于全區中小學在職專任教師和校長全員培訓,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穩步提升教師保障力度,切實維護教師權益,不斷提高教師待遇。二是支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安排衛生健康支出6.56億元,增長8.4%,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出臺新的《蓮都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政補償機制實施辦法》,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切實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效率;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從每人每年1420元提高到1500元(其中:財政補貼1100元,個人繳納400元),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補助標準由55元提高到60元。三是支持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安排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08億元,增長17.2%,扎實做好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工作,保障好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撥付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資金6333萬元、城鄉困難居民臨時救助生活補助資金368萬元、醫療救助資金2283萬元、殘疾人補助資金4218萬元;安排城鄉照料中心示范點及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經費170萬元,助力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養老服務體系;安排資金624萬元,保障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順利完成。四是支持文化建設。全年投入資金1.01億元,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財政投入保障機制,支持基層宣傳文化、基本公共文化、文物保護等,著力提高文化軟實力。 5.堅持改革創新發展,不斷深化財政體制改革 一是穩妥有序完成機構改革。根據改革方案,下發《關于做好黨政機關機構改革財務管理相關事項和部門預算調整工作的通知》,做好有效銜接,確保黨政機關機構改革工作順利進行和機構正常有序運轉。二是深入推進財政管理改革。鞏固預算管理、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投資評審等領域“放管服”改革成果。制定《蓮都區政府投資項目工程價款結算評審操作規程(試行)》,正式上線財政投資評審管理系統,優化評審流程,強化內部管理,全年累計辦理政府投資項目概(預、結、決)算等事項627件,累計涉及造價19.86億元。深化財政“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進統一公共支付平臺建設,上線24小時公共支付,落實醫療收費電子票據管理改革試點。推進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改革,印發《蓮都區財政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暫行辦法》,實現預算單位國庫實撥、集中支付清算等業務電子化操作。著力健全政采云平臺建設,助推本地供應商加入蓮都區政采云平臺“全省一張網”。三是積極促進平臺公司轉型。整合國有資產、國有資本、預算資金,通過財政安排、依法注入、存量盤活等方式,支持平臺公司改革創新,做實資本做優資產,增強平臺公司的資信和融資能力。四是全力集中財力辦大事。系統謀劃、充分規劃,編制形成《麗水市蓮都區集中財力辦大事財政政策體系方案(2019-2022年)》,形成縱貫全區的政策合力、資金合力和工作合力,推動黨委政府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6.堅持建制度強監管,提升財政服務管理水平 一是加強財政收支管理。強化收支形勢分析研判,確保財政收支在合理區間平穩健康運行;建立 “三?!鳖A算編制事前審核機制,從源頭防范財政運行風險,確保不發生“三?!敝С鲲L險。二是著力績效管理。制定蓮都區《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和《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推進“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建設;推進部門整體績效預算改革,積極配合做好人大預算聯網監督工作,推動預算監督逐步向“互聯網+全周期監督”轉變。三是強化債務管理。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壓實責任,統籌各渠道財政資金,確保隱性債務化解任務保質保量完成,2019年化解隱性債務1.36億元;下發《關于印發麗水市蓮都區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的通知》,完善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措施;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控股企業、融資平臺公司等實施全口徑債務動態監測、穿透性審查,切實防范隱性債務風險。四是強化鄉財管理。新增4個鄉鎮(街道)為省級規范化財政所,實現所有鄉鎮(街道)財政所規范化建設全覆蓋;持續推進鄉鎮公共財政服務平臺規范化建設,61個項目納入平臺管理,實行“一卡通”涉農補貼發放,全年累計發放農戶57.98萬人次、金額2.4億元。 在肯定成績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區財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預算平衡壓力很大,收入結構問題突顯,財政增收后勁不足;在財政管理過程中還存在預算編制還不夠細化、績效目標編制還不夠規范、預算執行約束力度不夠、財政支出績效有待提升、財政監管還需進一步加強等系列問題。對此,我們高度重視,將通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完善財政制度、嚴格規范管理等一系列扎實有效的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20年預算草案 (一)2020年財政經濟形勢 2020 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既是決勝年,又是攻堅年。當前,我區經濟運行呈總體平穩、穩中求進的發展態勢,但預計2020年發展環境比2019 年更為復雜嚴峻,在市區新財政體制下,我區財政運行面臨著較多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因素。從收入上看,我區經濟基礎薄弱,總量偏小,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結構不優、可持續增長的基礎不穩固等問題依然存在;同時,今年減稅降費政策將進一步實施,特別是受“新冠疫情”影響后期支持復工復產等政策的落實,減收效應持續釋放,預計2020年財政收入增長將繼續放緩。從支出上看,財政支出剛性增長的趨勢沒有改變,收入增長跟不上剛性支出需求的增長,特別是高質量綠色發展和民生福祉等剛性支出日益增加,財政收支矛盾將進一步加劇。這些都對財政支出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將進一步強化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的思想,勤儉辦事,壓減一般性支出,切實將有限財政資金用到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刀刃上,強化績效,集中財力辦大事。 (二)財政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確定的工作目標,遵循“劃清邊界、厘清事權、做好‘蛋糕’、集中財力辦大事”和“?;?、守底線、促均衡、提質量”的理財思路,以財政新作為推動實現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綠色發展。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堅持“以收定支”原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將“財為政服務”落實到財政工作全過程,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一般公共預算草案 1.收入預算。按照當前的財政經濟形勢及上述指導思想,參考2020年市區生產總值增長預期以及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預期,根據蓮都區收入結構實際,2020年蓮都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為185900萬元,增長7.5%,其中:稅收收入144300萬元,增長10%,占77.6%;非稅收入41600萬元,下降0.4%,占22.4%(見表三)。稅收收入主要項目情況如下:增值稅81000萬元,增長13.9%;企業所得稅19000萬元,增長0.9%;個人所得稅8900萬元,增長21.7%;城建稅6100萬元,增長18.6%;契稅15800萬元,增長5.6%。 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185900萬元,加上轉移性收入401160萬元(其中:稅收收入返還收入9593萬元,省市財政結算補助收入109121萬元,省一般性轉移支付49547萬元,省專項轉移支付收入17302萬元,上年結轉收入12416萬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9000萬元,調入資金159181萬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轉貸收入35000萬元),預計上解支出34460萬元,減去市區新體制企業扶持政策兌現約10000萬元,收入合計542600萬元。 2.支出預算。擬安排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42600萬元,比上年預算數453800萬元,增長19.6%,比上年調整預算執行數515996萬元,增長5.2%(見表四),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2019年安排預備費6000萬元,占支出預算的1.1%,符合《預算法》的規定。一般公共預算重點支出安排情況為:教育支出75037萬元,增長3.0%;科學技術支出10886萬元,增長5.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7807萬元,增長8.7%;衛生健康支出73481萬元,增長12.1%;城鄉社區支出52593萬元,下降28.1%;農林水支出61323萬元,增長0.8%。 (四)政府性基金預算草案 1.收入預算。2020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期171772萬元,其中:國有土地出讓收入152874萬元、耕地占補指標收入1億元,比上年執行數73279萬元,增長134.4%,加上轉移性收入2135萬元(其中:上級補助收入1847萬元,上年結余288萬元),收入合計173907萬元(見表七)。 2.支出預算。2020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擬安排83434萬元,其中:安排征地和拆遷補償支出32784萬元、補助被征地農民支出15000萬元、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6971萬元、其他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18509萬元,比上年執行數63775萬元,增長30.8%,加上轉移性支出90473萬元,其中:安排調出資金65000萬元、債務還本支出25000萬元,支出合計173907萬元(見表八)。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平衡。 (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草案 1.收入預算。按照“量入為出,以收定支”的原則編制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期116萬元,使用上年結轉資金0萬元,收入合計116萬元(見表十一)。 2.支出預算。國有資本經營支出預算擬安排35萬元,調出資金81萬元,支出合計116萬元(見表十二)。收支相抵,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平衡。 (六)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草案 2020年,蓮都區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包括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三項。 1.收入預算。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期87818萬元,增長3.4%(見表十五)。 2.支出預算。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算擬安排89644萬元,增長11.6%(見表十六)。收支相抵,當年收支結余-1826萬元(其中:機關事業養老基金結余359萬元,城鄉養老基金結余945萬元,城鄉醫療基金結余-3130萬元),年末滾存結余29039萬元。 (七)2020年地方政府債務預算管理情況 2020年地方政府債務按照省財政廳核定的政府債務限額控制,已提前下達2020年蓮都區新增一般債券額度3.5億元,已列入一般公共預算;2020年需償還到期債券1250萬元,其中:一般債券1250萬元,已申請債券再融資1000萬元。新增債券待省財政廳正式下達后,如有變動,依法編制調整預算(草案)并提交區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2020年地方政府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的利息支出分別列入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 三、完成2020年預算任務的主要措施 2020年,我們將認真貫徹區委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區人大有關決議,更加精準把握財政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切入點,把依法理財、深化改革、提高效能貫穿始終,努力完成全年各項預算目標任務。 (一)著力抓好組織收入,確保財政收支平穩運行 密切關注宏觀形勢和具體政策變化對財政收支的影響,不斷健全工作機制,加強精準分析研判。持續高度關注收支矛盾突出的嚴峻形勢,多管齊下積極做好收入組織工作;抓好重點財源培育建設,努力夯實財政增收基礎,著力改善收入結構不合理狀況;強化收入征管和分析,挖掘現有財源,加快土地出讓。研究制定新一輪鄉鎮財政管理體制,進一步激發鄉鎮政府發展經濟培植財源的動力。加強 “三?!北O控管理,從源頭防范財政運行風險。積極爭取上級財政的支持,全力做好全年收支平衡工作。 (二)著力集中財力辦大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 堅持政府帶頭過“緊日子”和“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2020年對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等非民生、非重點支出一律“從嚴從緊、能減盡減、能壓盡壓”,確保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壓減不低于15%,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壓減不低于5%;大幅壓減辦展辦會經費,嚴禁使用財政資金舉辦年會、慶典,騰出更多資金用于落實惠民惠企政策;繼續堅持把全區財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深入實施全區預算績效管理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預算與績效管理一體化建設,夯實預算標準體系建設基礎,推動集中財力辦大事財政政策體系落地生效,探索部門整體績效預算改革試點, 進一步完善“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三)著力提升營商環境,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壯大 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優化提升全區營商環境,服務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切實發揮財政資金激勵和引導作用,不斷提高財政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針對性、精準性和有效性,及時兌現區級各項扶持企業資金,激發企業活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增強競爭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助力營造更加健康緊密融洽的銀企關系,壯大實體經濟,增強全區經濟發展動力。著力落實政策和資金,支持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和解除后的企業復工復產。 (四)著力強化財政管理,確保經濟社會穩健發展 深化預算管理,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提高年初預算到位率。建立支出進度考核通報機制,加強支出執行進度管理,充分發揮資金效益。進一步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結余資金及連續結轉兩年的省轉移支付資金,按規定一律收回財政統籌使用。深化預算信息公開工作,全力建設“陽光財政”。持續提升財政管理效能,狠抓制度建設和執行,切實管好用好財政資金和國有資產。進一步加強債務管理,嚴格落實還款責任,積極防范穩妥化解債務風險。堅持“守住風險底線,服務發展主線”兩線管理意識,堅決防范財政領域重大風險,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五)著力深化改革創新,提升財政治理能力水平 深化部門預算管理改革,完善支出標準體系,規范政府購買服務預算管理。進一步加強公款競爭性存放管理,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和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改革,確保財政資金安全規范。持續推動電子化改革實撥業務上線,深入推進電子化改革。持續擴大授權支付資金面,推動預算單位強化主體意識,落實主體責任,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繼續做好政采云平臺推廣工作,擴大納入統一公共支付平臺的項目數量。持續加強投資評審工作,完善評審指標標準化框架體系,推動評審工作規范化建設。持續加強績效評價管理,及時開展財政支持脫貧攻堅政策落實情況和重點項目績效評價等監督檢查工作,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深化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優化業務流程。深化“上門服務至少一次”活動,在鞏固上一年活動成效的基礎上,以更精準更務實更創新的改革舉措,推進更具成效的上門服務。 各位代表,2020年財政改革發展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嚴格按照區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的決議和要求,自覺接受人大代表的監督,虛心聽取政協委員的意見,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各項決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奮發有為,以過硬的作風、過硬的業績,圓滿完成“加快發展年”各項財政工作任務!
|